农业生态学教学大纲

发布者:石书兵发布时间:2020-04-16浏览次数:417

一、基本概况

课程名称:农业生态学(Agroecology)

课程代码:20103009

课程类别:拓展教育

学时/学分:40学时(其中理论34学时,实验6学时)

适用专业:本大纲适用于农学、生态等专业本科生

课程简介

农业生态学以农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门新兴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技术学科。该课程涉及面广,包括的内容有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农业的资源与效益、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制以及农业生态工程与生态农业。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调控途径,了解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的关系,具备解决实践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运用学科知识,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寻求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提高学生生态环境自我保护意识,实现生命再生(社会效益)、经济再生 (经济效益)与生态再生(生态效益)三个效益协调同步发展的持续农业模式。

二、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理论、知识目标:掌握农业生态学各环节的基本知识。掌握传递的基本原理;熟悉并掌握各种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有关单元操作的能力及运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达成目标: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今后的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中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讲课4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1.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当前面临的生态问题;生态学的概念;生态学发展的历史阶段;生态学的应用与调控时期;生态学的分支;

2.农业生态学产生和发展:农业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农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生态学的发展;中国的农业发展与农业生态学。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农业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

本章重点、难点:

了解生态学与农业生态学的关系。

了解农业生态学在生产中的作用。

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农业生态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生物结构(讲课4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1.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环境对生物的制约及生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生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种群:种群结构与种群的动态;种群的生活史对策与调节;种群间的相互作用;

3.农业生态系统的群落: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环境对生物的制约及生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熟悉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等。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环境对生物的制约及生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熟悉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等。

本章重点、难点:

环境对生物的制约及生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种群间的相互作用。群落的演替。

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结构 (讲课4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1.农业生态系的空间结构:.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农业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

2.农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概念;食物链类型;食物链结构类型;食物链解链

3.农业生态系统的时间结构:作物种植模式;农业生产模式的演替。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农业生态系的空间结构,农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农业生态系统的时间结构,熟悉食物链的相关知识等。了解作物种植模式及农业生产模式的演替。

本章重点、难点:

农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解链和加环。

第三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讲课4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1.能量动遵循的规律:能量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主要来源;能量流动的热力学基本定律

2.初级生产中的能流:初级生产中的能量效率;地球主要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提高初级生产力的途径

3.次级生产中的能流:次级生产的能量平衡;次级生产的地位和作用;提高次级生产的途径

4.生态系统中的辅助能:基本概念及内涵;人工辅助能的作用;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辅助能

5.生态系统的能量关系:生态系统的能流路径;生态效率与生态金字塔;能量生态学上的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系统能流分析;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关系的调整方向。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能量动遵循的规律,初级生产中的能流,提高初级生产力的途径,提高次级生产的途径,人工辅助能的作用,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辅助能。了解初级生产中的能量效率,地球主要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生态系统的能流路径;生态效率与生态金字塔;能量生态学上的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系统能流分析;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关系的调整方向。

本章重点、难点:

能量动遵循的规律,初级生产中的能流,提高初级生产力的途径,提高次级生产的途径,人工辅助能的作用,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辅助能。

第四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讲课6学时;实验2学时)

教学内容:

1.物质循环的基本原理:物质循环的库与源;物质循环的一般特点;物质循环的基本类型

2.生态系统主要物质循环: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钾循环;硫循环;非必要物质循环

3.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养分循环: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特点;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模型的建立;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调节。

实验内容:土壤水分平衡的测定。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钾循环,硫循环,非必要物质循环,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特点。熟悉物质循环的库与源,物质循环的一般特点,物质循环的基本类型。了解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模型的建立,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调节。

本章重点、难点:

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钾循环,硫循环,非必要物质循环,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特点。

第五章 农业资源与效益(讲课4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1.农业资源: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再生资源与非再生资源

2.农业生态系统的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了解再生资源与非再生资源,农业生态系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本章重点、难点:

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再生资源与非再生资源,农业生态系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第六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制(讲课4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1.农业生态系统的信息流:自然信息流;人工信息流

2.农业生态系统的资金流:资金流的基本构成;资金流与物流的关系;农业生产过程的经济外部性问题

3.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特点: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基本特点;农业生态系统的三大调控。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自然信息流,人工信息流,农业生产过程的经济外部性问题,农业生态系统的三大调控。了解资金流的基本构成,资金流与物流的关系,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基本特点。

本章重点、难点:

自然信息流,人工信息流,农业生产过程的经济外部性问题,农业生态系统的三大调控。

第七章 中国的生态农业(讲课2学时;实验2学时)

教学内容:

1.中国生态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中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及实现的三大目标;中国农业大发展阶段;

2.中国生态农业的模式;

3.中国生态农业的技术:中国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特点;中国生态农业常用的技术体系;农业技术的生态化改造。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国生态农业的模式。了解中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及实现的三大目标,中国农业大发展阶段,中国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特点,中国生态农业常用的技术体系,农业技术的生态化改造

本章重点、难点:

中国生态农业的模式,中国农业大发展阶段,中国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特点,中国生态农业常用的技术体系。

第八章 农业生态工程(讲课4学时;实验0学时)

教学内容:

1.农业生态系统的诊断与评价: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辨识诊断;农业生态系统的评价;

2.农业生态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农业生态系统的设计;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的设计,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熟悉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辨识诊断,农业生态系统的评价。

本章重点、难点:

农业生态系统的设计,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农业生态系统的评价。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以课程结束后的闭卷考试为主,综合平时小测验、作业成绩,评定出最终结业成绩。结束后的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70%,其余占30%。成绩在60分以上作为合格成绩,可获得学分;成绩在60分以下,则需要重修。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

《农业生态学》第三版,骆世明主编,科学出版社,2017年,ISBN9787109151673

参考书目:

1.《农业生态学》,骆世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0年,ISBN19787109066823

2.《农业生态学》,沈亨理等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ISBN9787109038554

3.《农业生态学》,陈阜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ISBN9787565503382

4.《农业生态学》第二版,骆世明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年,ISBN9787109133075

Baidu
sogou